自由時報2010/8/1。籲總統速召開司改會議,陳恆寬拚司改,不辭法官了。陳哲男司法黃牛案更一審輕判,主張應重判的合議庭陪席他表示,「一個政權的崩垮,通常發生在人民對改革失望的時候」,呼籲總統馬英九立即召開全國司法改革會議。
 
政權崩垮,多因人民對改革失望。陳恆寬接受自由時報專訪時表示,從歷史上來看,一個政權的崩垮,不會發生在情況最糟糕的時候,而是發生在人民對改革失望的時候,司法改革亦同,舉最近的例子,清朝在八國聯軍攻打後沒有滅亡,但最後,人民因為認為改革無望,滿清才被推翻。
 
陳恆寬說,上一次的全國司法改革會議是在民國八十八年,已經是上世紀的事,有些地方還是必須要有新的改變,「開會起碼可以提供新的改革願景」。陳恆寬表示,馬總統是學法律出身,當過法務部長,對於司法改革也相當重視,最近雖然宣示要成立「廉政署」,但「廉政署不等於就是司法改革」,頂多可以說是為了「司法風紀」的因應作為,而像是「法官法」等都迫切需要積極推動,「以總統的高度,絕對可以做得到」。
 
對於為何打消辭意?陳恆寬說,看過「來自硫磺島的信」電影,對於日軍明知留下來只有死路一條,卻堅持死守情節相當有感觸,也因此,自己認為當司法威信陷入危機時,應留下來為司法改革打拚,「良知告訴我,應該死守硫磺島」。陳恆寬透露,自己昨天又重新看了一次戰爭電影「來自硫磺島的信」,他說,硫磺島上日本守軍都知道,面對美軍猛攻是死路一條,但日軍指揮官粟林忠道仍帶領二萬多人死守硫磺島。他自己因此打消了辭意,因為,「我不願在當前司法威信陷入危機時,當個意見既多、卻也跑得最快的人。」
 
以子路自許,相信司改能逆轉勝。他以孔子門生子路自許說,孔子的七十二位弟子中,子路所代表的,就是勇敢、誠實、信用、正直,子路曾說,「食其祿者、不避其難」,只要聚集司法改革的那群人,司法改革應該還是可以逆轉勝。
左傳記載,衛國內亂時,子路為了秉持「忠義」的原則,不顧危險回到混亂的「衛國」,結果遭到殺害。
 
不談陳哲男司法黃牛案更一審輕判是否正確妥當,也不談政治,。老師個人看法,做人做事本來就應該有所為與有所不為,不管法官陳恆寬對陳哲男案看法正確與否,分辨自己應該有所為與有所不為,就應該給予掌聲鼓勵。人生最後都是要面臨死亡,只是每個人死的方式不一樣。您對於自己的一生有什麼期許嗎?選擇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向,勇往直前吧!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第四個部落 的頭像
    第四個部落

    齊克用-健康快樂(4)

    第四個部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